古县衙入口
松溉古镇风貌
古韵浓郁的古镇牌坊
核心提示
万里浪涛长江魂,千载文脉松溉情。
永川区松溉古镇,因境内松子山和溉水而得名。千百年来,古镇以其律动的古老建筑、优美的自然景观、丰富的人文遗址、海纳百川的源远文化汇成了“一品古镇,十里老街,百年风云,千载文脉,万里长江”之美誉,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古镇的独特气质。
在留住记忆乡愁的同时,如何适应当代需求,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?近年来,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的指导下,松溉古镇始终把古镇保护与开发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尊重历史、尊重文化,在古镇规划与建设中着力守护青砖黛瓦间的历史文脉。同时,着眼保护开发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相结合,活用“绣花”功夫留住最美乡愁,古镇发展日新月异、文化气息更加浓郁、旅游特色更加鲜明。
守护
青砖黛瓦间的历史文脉
沿着斑驳的青石板路,行走在古镇的纵横交错的街巷,竹编灯笼迎风摇曳;银发老人闲坐、三四孩童嬉戏,在这里,时光渐缓,岁月悠然。
松溉古镇发轫于先秦、兴于唐宋、盛于明清、延脉民国,曾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和清朝顺治十六年两度置县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南宋经学大师陈鹏飞在此定居讲学,宋美龄、冯玉祥、张大千等名人到此驻足,中科院院士、微生物专家陈文贵生长于此。
保护好传统街区,保护好古建筑,保护好文物,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。永川区坚持“保护在前,开发在后,规划先行”原则,成立松溉古镇保护开发领导小组,统筹编制《松溉镇总体规划》、《松溉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》和《古镇发展专项规划》,划定1.2平方公里古镇核心保护区,重点保护古县衙、玉皇观、罗家祠堂等文物古迹,系统保护传统建筑、民居、古道、古树,使古镇传统格局、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等空间形态得到整体呈现。
集聚川剧、油纸伞、艺香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“非遗特色街市”,编写全面系统介绍古镇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的《松溉古镇》……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,永川区注重文化元素、符号和故事的活态传承,通过系统挖掘古镇明清建筑文化、祠堂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宗教文化、名人文化、饮食文化等六大文化,深度植入长江文化、影视文化、红色文化等三大文化,将以文化为主线贯穿古镇保护始终,使古镇成为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,赋予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怀。
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,松溉古镇吸引了电视剧《望龙门客栈》《红衣男孩》,电影《雾都神探之绝情剑》《古镇情缘》,网剧《帝君令》,央视《记住乡愁》等在此拍摄。2023看中国·外国青年影像计划·重庆行在松溉取景,同源·同向—2023川渝美术名家长江主题采风写生活动等在松溉举行。
活用
“绣花功夫”留住最美乡愁
如何在古镇的规划和建设中突出地方特色,注重文明传承、文化延续,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?在永川区住房城乡建委的指导下,松溉古镇活用微改造等“绣花”功夫,来留住最美乡愁。
在核心区景点的打造上,松溉古镇坚持尊重历史、尊重文化的理念,既保持长江流域古镇共性特点,又着力体现自身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底蕴,进行“绣花”式打造。比如,在对古镇入口、魁星阁、玉皇观、马帮议事厅等重要景点改造中,极大地保留了石板老街、青瓦屋面、交错街巷的古色古香建筑风格风貌,保持了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”的古典意境,形成了西南片区体量最大、人为改造影响最小、保护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集合体。
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,松溉古镇以“保持古迹风,彰显风土情”为理念,注重保护开发与提高生活品质相结合,注入浓浓乡愁情。在对2万余平方米房屋建筑实施古镇风貌改造,修建地下涵道,实现管网下地、雨污分流的基础上,古镇在保护开发中还充分尊重本地居民意愿,比如,为古镇核心区内主游线居民实施房屋风貌改造,安装猫凳、种植花草盆栽;增配消防设施设备,全覆盖改造老旧线路,建设专用消防用水管网、风火墙和消防智能监控等,让“原住民”共同参与和享受古镇文旅发展,
近年来,松溉古镇相继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、重庆市十大魅力城镇、重庆十大最美古镇、重庆美丽小城、“重庆最具人文价值小城镇”。2022年,松溉古镇还荣获“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”。
贺娜 姚兰 图片由永川区松溉镇政府提供
文章来源:重庆日报